香港国际学校主流IB课程有哪些优势?
由国际文凭组织(IBO)设立的国际文凭课程(IB)愈来愈受家长注意,希望让子女跳出传统DSE的教育框架,循另一路径踏上知识的大道。尽管愈来愈多学校都已开办IB课程,但毕竟这个课程在香港仍属新鲜,因此仍然吸引不少家长及学生希望有更深入的了解。
世界公民的愿景
国际文凭以「国际」命名,顾名思义是以走向世界为课程的愿景。就着这样的愿景,IB中的许多学科都以装备学生成为世界公民(Global Citizen)的基础而设计。IBO在课程指引中也特别设立十个学习者培养目标(Learner Profile),指出其课程主要是为了培训学生成为探究者、思考者、交流者、反思者,同时有处事的个人原则、拥有广阔的胸襟以及渊博的知识,并具有同情心、敢于冒险及全面发展的毅力和精神。IB学生将会透过课程,令自己成为更好的人,不论身处世界任何一个角落,都能够快速适应。
学术外的全人发展
除了在学科加入国际化元素,IBO也要求学生能够在学术以外也能够达到全人发展。IBO在IB的课程设计中特别加入了CAS元素,即创意(Creativity)、活动(Activity)及服务(Services),学生需要在修读IBDP的两年内完成一定的CAS时数,才能够顺利获得一纸IBDP证书。
跟很多IB学生一样,我在求学时期都对于CAS的存在感到不明所以。在真正参与过CAS后,我才明白到这些活动对于我们的成长有很大的得着。透过CAS,学生可以尝试筹备不同的计划,例如从零开始组织一个新学会,学习如何建立组织架构,如何以不同的策略招收会员,一切都由自己亲自探索,而过程中所学到的将能让学生处事更加成熟。
不少家长或学生都会担心,认为这些活动都只会由校内的高材生所主导而欠缺机会,但重视学生全人发展的IBO往往会要求学校鼓励每位学生作出不同的尝试,更会定期组织探访弱势社群等活动,让学生透过这些服务学习为他人着想,更懂得关心别人。
在校园内看世界
透过在学科的研习及CAS的体验,学生很容易就会受到IB的国际化氛围所感染,渐渐培养出对国际形势的兴趣。不少IB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会留意香港以外的消息与新闻,关心这个地球村的不同变化和影响,构建出自己的世界观。
在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后,学生就能够在校内的作业中应用相关学问,其中由自己命题的内部评核(Internal Assessment)作业及延伸论文(Extended Essay),更是反映学生放眼世界的自学能力的体现,也能够展现出成为「世界公民」的适应力。
基于国际化的愿景,现时开办IB课程的学校都采取国际化的招生模式,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在「校园内看世界」。
以我的母校李宝椿联合世界书院为例,学校每年的新生都来自五湖四海,在我求学的年代里,同学更来自多达80个国家或地方,使校园仿佛成为了地球村的缩影,让我们能够一窥不同文化的多样性。
犹记得在上经济课时,一位瑞典的同学分享说自己每个月都能收到政府的千元零用钱,对当时的我们来说是一个十分惊奇及有趣的新闻,但对于他们来说只属平常。此外,有同学分别来自战争中的以色列及巴勒斯坦,我们也得以知道两个对立国家的人民如何看待战乱之事。
了解过IB课程的优势后,下周我会与大家分享IB的一些不足之处,让家长更全面地考虑选择学制的问题。
文章转自作者Joyce Wu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香港中小学、国际学校、副学士、大学、研究生请找亿米国际服务社欧阳老师18823407981(或搜索hkgangbao),14年香港升学服务经验,给你最合适的择校方案、面试指导、笔试培训,专业的择校服务保证您的孩子顺利入读心仪学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