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庆余年》折射出的家庭教育
说起12月最火的电视剧,非《庆余年》莫属了。这部剧在开播之前就因强大的演员阵容受到瞩目。播出后更是因为其中的权谋、人性、幽默元素受到追捧。但是今天我们要聊的是《庆余年》背后隐藏的家庭教育深意。
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
搞笑担当范思辙,“放鹰逐犬、吃喝嫖赌一概不沾”,唯独对钱情有独钟,却不知道自己要钱干嘛。
其父范建对于这个儿子的评价却是“文也不行,武也不就,成天游手好闲,简直是一无是处”。
但是范思辙却极有经商的天赋,并且心算奇快无比。
可悲哀的是,范思辙所执着的商贾之术、敛财之法,在他父亲眼中却是“非正途”。
后来,范闲替他找到了答案:他的父亲范建是户部侍郎,掌管天下钱财,因为崇拜父亲,所以范思辙下意识里希望自己能帮到父亲,也希望能得到父亲的欣赏。
范思辙渴望追赶父亲,希望通过积累财富向父亲证明自己,渴望得到父亲的认可,也许在他憨直的脑袋里一直都这样想着:“我要是能挣很多很多钱,爹是不是就能多看我一眼?”
心理学家威廉·杰姆士曾说:“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和赞美。”
无论孩子多大,最能治愈他们的,还是父母的认可!
过分溺爱是戕害
《庆余年》的另一个搞笑担当郭保坤,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“爸宝男”
郭保坤初登场就拿他宫中编撰的名头禁他从没看过的《红楼》,再加上他纵使仆人欺压无辜百姓,可以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恶少。
看到后面观众才觉得他也就是个被父亲宠坏的纨绔子弟,无知又自大。尤其在刚播出的剧情中,因为他的失言,害得父亲锒铛入狱。
父子诀别一幕,不少观众为郭攸之的话而动容。这次“坑爹”好好地给郭保坤上了一课。
失去了父亲庇护的郭保坤开始成长,阅读兵书想要救父亲出狱。但这份醒悟来得太晚了。
母亲以为给于子女一切是对他们的爱,但这毫无底线的给与,只会将其养得无知自大,最终变成这样一个人见人厌的大麻烦。
父母爱其子,想把最好的给孩子,希望孩子能幸福。但是在宠爱的同时不能缺少教育,一味的溺爱不是爱,是残害。
父亲的爱,决定孩子的未来
在亲子关系中,最难相处的恐怕就是父亲和儿子。之前网上还有一个段子,说儿子和父亲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:“爸,我妈呢?”
那么,“陌路父子”的尴尬境遇该如何破除?我们怎么做才能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呢?
3条建议分享给大家,希望能帮到正处于此类境况下的爸爸们。
1、父亲要破除“心魔”,视孩子为独立个体
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、生命的延续,但孩子不是家长的复制品,更不是父母用来实现自己未达成心愿的工具人。
父母可以给孩子积极的引导与帮助,但不能用自己的标准,去限定孩子的发展,批判孩子的想法与喜好,强迫孩子按照父母的思维去生活。
孩子是独立的个体,有他自己的人生,父母需要尊重孩子的选择,予以支持。
2、多和孩子互动,有温暖有交流
以范思辙父子为例:之前因为范建对范思辙过于严厉,致使范思辙一看到范建就犹如老鼠见了猫,大气都不敢喘,父子不像父子,家中也无温情可言。
后来范建冤枉范思辙,罚他下跪许久,误会解除后,范建允许范思辙提一个请求,作为补偿。
范思辙提出:想让爹陪他推牌九,还要玩钱……这个请求虽然调皮,但一家人难得的聚在一起游戏,彼此的情感也在悄无声息中逐渐加温。
家不是讲理的地方,也不是施威的地方,而是温暖的港湾,是快乐的温巢。
父子之间,应该多沟通、多交流,用心经营,这样才不至成为同个屋檐下的“陌生人”。
3、家里没有尊卑,只有对错
还以范思辙父子为例:范建误会范思辙,罚他下跪,虽然破天荒的陪儿子推了牌九,但他自始至终没有对孩子说出那句“对不起”。
面对长子范闲的质问,他回答:“天下哪有父亲给自己的儿子致歉的道理?!”
在封建社会,父为子纲,父亲就是天,父亲永远都是对的,这是时代的局限性。
现如今,这种保守且束缚的思想观念早已不再适用,孩子在成长过程中,正在逐步健全自己的是非观念。
家长需要明确生活中的对与错,不要因为担心失去自己的“权威性”,而拒绝承认错误。
人无完人,犯错不要紧,关键在于是否敢于认错、是否勇于改正。
北京新东方中学全科教育老师建议,家长的一言一行,孩子都看在眼里,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的家长,更容易获得孩子的尊重与认可。